去年夏天在朝阳大悦城撞见发小阿杰,他正满头大汗地往新租的商铺搬器械。这个曾经的互联网产品经理,如今All in健身行业。原以为百万预算能开家高端健身房,结果在双井看中的800平场地,光消防改造就花了15万,他擦着汗苦笑道。
商用健身器材才是吞金兽。以中型健身房标配为例,12台力健跑步机(单价4.2万)、8套诺德士力量设备(每套7.8万)、25辆星驰动感单车(单价6800),仅这三项就突破百万。
采购时要求供应商提供五年维保合同,去年他们更换传动带的成本直降40%。
数据显示,2023年朝阳CBD区域500-800平商业场地,月租中位数达28-45万。通州某连锁品牌另辟蹊径,选择地铁末端的二层商铺,租金成本节省60%,通过免费接驳班车实现客流导入,首年会员转化率竟超国贸店。
丰台某高端场馆投入23万打造智能更衣系统,会员刷脸即可获取温控储物柜、定制化灯光场景。其淋浴区采用航天级水循环系统,节水率达70%,这笔环保投入让他们获得区政府15%的装修补贴。
朝阳区某新兴工作室颠覆传统模式:设置运动营养师、康复治疗师、AI体测专员等复合岗位。其独创的教练合伙人制度,让资深教练带资入股,人力成本降低30%的同时,客户续卡率提升至82%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京现行政策要求健身房必须配备持证救生员。
在京开办健身房需完成,体育经营许可证(体育局备案)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(包含空气质量检测)、员工健康证全员备案。特别注意:预收会员费需按季度分期确认收入,某连锁品牌因一次性计入年度营收,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37万元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zqsws.com/mfwz/1568.html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