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刘是做电商的老手,卖的是便宜实用的小家电,去年双十一那波促销,忙得脚不沾地,但就在他以为能小赚一笔时,却发现几十个订单居然被仅退款。产品没退回来,钱却没了。平台那会儿还推崇“先退款后协商”,他找客服也得不到支持。
最近平台开始改售后页面,以后不再自动通过退款申请,收到货的情况要商家和客户协商处理。也就是说,货要不要退,由商家说了算。
今年年初的两会上,就已经有人提出要治理仅退款这种会导致商家货款两空的做法。政府态度明确,平台自然也得跟上节奏。去年淘宝就在试着调整规则,一点点放开商家的处理权。京东和快手也随后效仿,从退款流程到售后客服标准,都在逐步收紧。
之前的玩法太过激进,各家平台为了争夺流量,不惜牺牲商家利益。结果反而把很多原本可以长期运营的小商家逼出了局,留下一片“价格战”残骸。
现在平台开始回归理性,开始引入“真实体验评分”、“商品保障机制”,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买得安心,也让商家有动力好好做产品,而不是防着各种“假差评”和恶意退款。
如今仅退款取消之后,平台给商家多了点说话权,售后变得更协商化。以后可能会出现更多灵活的解决方式,比如部分退款、退换货组合处理等,也能减少误解和纠纷。
消费者的权益并没有因此被削弱,只是从“无条件优待”回到“平等协商”,而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方式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zqsws.com/mfwz/1829.html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