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税知识right and interest

被幽默反噬的广告,品牌营销到底能不能拿人开玩笑

作者:小旗  发布日期:2025-04-23 11:55:06  浏览次数:687

广告牌上不是招聘信息,而是各种关于奶牛找工作的标语,跳槽吧!奶牛,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?和COWS直聘,直接跟老板哞!

创意广告惹众怒

其实这些广告是某网红乳品品牌投的,本来是想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展现它们牧场的奶牛福利,比如晒太阳、听音乐、享受营养餐补之类的,但广告一出来,很多网友并不买账。特别是在当下职场压力那么大的时候,用“奶牛”来影射“打工人”,让不少人觉得被冒犯了。

跳槽吧奶牛广告.jpg

想靠情感营销打动人

这家乳企其实一直是靠情感营销打市场的。他们做“实名认养”,让你在手机上认一头奶牛、起名字、看它吃啥、住哪,还能参与牧场参观活动,让消费者觉得不是在喝普通牛奶,而是在“喝自己的牛”。这种参与感,确实让很多人产生了情感连结,愿意为“好奶”多花点钱。

COWS直聘.jpg

拟人化手法走红

从最开始的认养模式,到后来的奶牛上班日常,这个品牌一直在用拟人化的方式讲故事。他们说奶牛每天工作半小时、有专属按摩SPA、餐补80元,这种反差感确实挺吸引眼球的,甚至还请钢琴家为奶牛弹琴。

跳槽吧奶牛.jpg

情绪营销是把双刃剑

这个品牌从2016年开始,就靠着好牛产好奶的口号,走情感路线。他们讲黑土牧场、A2型奶牛、智能喂养系统……确实塑造了高品质、透明化的形象。但问题是,2022年他们的招股书显示,还有超过六成的奶是外协来的。

如果我们不叫牛马的话,那我们换工作为什么叫跳槽?.png

情绪共鸣才是长红之道

有些品牌觉得“争议等于热度”,就爱玩点擦边球。但真正赢得人心的,从来不是话题,而是情绪的共鸣。就像农夫山泉做公益、白象捐物资,这些行为都唤起了人们心里的某种温暖。

相反,把打工人的艰辛拿来调侃,只会让大家觉得你站在高处看热闹。这不是幽默,是不懂共情。

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zqsws.com/mfwz/1834.html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