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姐在郊区开了个小型养殖场,主打土猪养殖,靠着口碑一年能出栏几百头。她是我们圈里特别细致的人,连饲料都要自己调配控制成本。4月一过,她发现每天的饲料账单越来越高,尤其是豆粕那块儿,价格跟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。眼看一吨豆粕从三千多飙到四千多。
从4月中旬开始,她联系了几家长期合作的饲料供货商,得到的回复不是“没有货”就是“先别下单,价格还没稳定”。有的报价一晚上就变一回,短短两天时间,豆粕从3755元/吨涨到了4180元/吨,整整涨了425元。供货商告诉她,这是因为新的关税政策出来了,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税加到了125%,进口渠道断了,供货紧张、价格自然疯涨。
豆粕供货商说他们的货根本不够用,大户、小养殖场都在抢,有的贸易商直接暂停报价,因为价格随时变,一旦报价报低了亏得太快。王姐看了几个价格单,沧州的卖3860元/吨、天津3880元、青岛和泰州也都在涨,像她这种自己买原料调饲料的根本扛不住。
眼见豆粕一天一个价,大型饲料厂也绷不住了,新希望六和、中慧农牧、久久和牧这些企业接连涨价,母猪料、教槽料、乳猪料统统涨了50~100元/吨。
找替代品也不容易,原来那些饲料配方都是围着美豆设计的,现在临时改配方,不光麻烦,还容易影响猪的成长速度甚至口感。
现在要么涨价卖猪肉但担心客户流失,要么自己消化成本但利润几乎为零。她试图压缩一些不必要的开支,但豆粕这种主料压不了,连改都不敢轻易改太多。一不小心,猪拉肚子、长不快、肉质差这些问题全来了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zqsws.com/mfwz/1839.html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
下一篇:营业执照注销全流程2025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