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刘是一家矿产公司的负责人,最近突然接到一通电话,对方语气平静却充满威胁“你们公司的安全隐患已经曝光在网上了,如果不想让负面信息发酵,就合作一下吧。”小刘心里一紧,打开对方发来的链接,果然看到一篇充满夸张描述的负面帖子。经过沟通他才知道对方所谓的“合作”其实就是交钱删帖。
赵某通过多个网络账号发布企业的负面信息,内容不仅夸大,甚至还有不少捏造的成分。以此为手段,赵某向企业索要“删帖费”。尽管相关部门多次警告他依法用网,但赵某依旧不收敛。最终,他因敲诈勒索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,还扰乱了网络环境。就应该加大处理力度,让这些人把自己的小心思收一收,不要去为难正常经营的企业。
孙某借着“关注社情民生”的名义,利用手机和无人机拍摄企业生产场地的画面,再通过网络账号发布企业负面信息。他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反映问题,而是通过胁迫手段索取删帖费用。最终,孙某的行为被认定为敲诈勒索,依法受到刑事处罚。
其实上边两个案例都是真实的,发生在2023年-2024年之间的事情,而且都是被处理过的案件才。有偿删帖之所以屡见不鲜,与一些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有关。有的企业为了息事宁人,选择支付删帖费,却反而助长了这类不法行为的猖獗。
企业应该针对发布的不实信息,应通过合法途径向相关平台申诉或报警。另外也需要强化企业内部合规建设,确保自身经营行为合法,减少被恶意攻击的可能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zqsws.com/mfwz/1283.html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