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强经营着一家小型电子产品店,他的生意红火,客户络绎不绝。但有一天,王强突然接到客户投诉,称在网上频繁收到骚扰信息,甚至有竞争对手利用他客户的信息发布虚假广告,扰乱市场秩序。无奈之下王强只能报警处理此事!
经调查王强的客户资料可能在网络上被非法获取、倒卖,甚至用于其他违法活动。事后,他才意识到,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,更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和税务管理,因为一旦业务受损,营业收入和税负计算都会受到波动。
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侵犯信息案件7000余起,抓获了大量犯罪嫌疑人,许多信息交易平台也被查处。这样的行动让他感到宽心,也让他认识到企业必须完善信息保护措施,并结合工商财税管理,降低因信息泄露带来的经营风险。
国家相关部门通过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》等法规,明确了信息获取、倒卖与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审查要求,并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保持高压态势。措施的出台,使得市场监管和公安机关能够在事前、事中和事后对违法行为进行全方位打击,从而保护公民和企业的信息安全。
新出台的措施将原有的审查标准细化为多项具体情形,使得各级公安机关能够准确判断和打击侵犯信息犯罪的行为。同时,对“合理实施期限”等概念的明确规定,防止企业或个人滥用例外条款,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
公安部公布的10起典型案件,均显示出犯罪团伙利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、倒卖个人信息的严重性。无论是冒充教培机构控制电脑、伪造营业执照骗取简历、利用快递行业内幕获取订单信息,还是通过短视频平台骗取网络账号,这些案件均由北京公安机关依法侦破并抓获大量犯罪嫌疑人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zqsws.com/mfwz/1654.html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
上一篇:北京企业如何应对公平竞争审查?